-
【汉滨区招商】安康市汉滨区创新政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夯实脱贫攻坚成果
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安康市汉滨区结合地方实际,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,通过招商引资和精准扶持,激发农业经营主体活力。这些政策聚焦富硒特色产业和生猪养殖等重点领域,为脱贫户、边缘户及农业企业提供多层次奖补,强化产业链建设,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。 一、政策背景与目标 安康市汉滨区位于陕西省南部,农业资源丰富但曾是脱贫攻坚重点区域。为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,汉滨区在深入调研基础上,制定了《汉滨区富硒特色产业支持政策》和《关于扶持脱贫户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通知》,明确以富硒产业和生猪养殖为抓手,通过资金奖补、技术支持和产销对接,推动农业提质增效。政策重点支持脱贫户、边缘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旨在培育长效增收机制。 二、政策主要内容与扶持方向 1.分类奖补机制:针对不同经营主体设定差异化支持标准。脱贫户和边缘户从事种养业的,年度奖补上限为4000元;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等规模主体,奖补金额不超过10万元;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建设,最高可获50万元补助。 2.产业链延伸激励:鼓励企业参与土地流转、用工和订单农业。对带动效果显著的企业,按流转规模、用工数量或订单量分别给予30万元、20万元和10万元奖补,推动三产融合。 3.程序规范化:政策细化申报流程、验收标准和资金拨付机制,确保公开透明。例如,要求经营主体提交完整生产记录,由第三方机构核查后兑付奖补。 三、政策亮点与创新 1.聚焦特色资源:汉滨区富硒土壤资源得天独厚,政策优先支持茶叶、魔芋等富硒作物种植,推动区域品牌建设。例如,对新建富硒茶园连片面积达标的农户,额外提供种苗补贴。 2.环保与产业协同:在生猪产业扶持中,将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奖补前提,引导生态养殖。规模养殖场需配套建设沼气池或有机肥生产线,通过验收后方可申领补助。 3.防返贫动态监测:政策要求各镇(街道)建立脱贫户产业台账,对奖补资金使用效果跟踪评估,避免“一补了之”。 四、实施成效与社会反响 政策实施后,汉滨区新增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超万亩,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显著。多家农业企业扩大生产基地,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。例如,某魔芋加工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带动300余户脱贫户增收。此外,粪污处理设施的普及减少了面源污染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。 五、经验与展望 汉滨区的实践表明,乡村振兴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,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参与。未来,汉滨区计划整合财政资金与金融工具,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,并探索电商赋能农产品销售,进一步巩固产业振兴成果。
2025-07-14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